今年影响订单交付和价格的重要原因
人民币升值
今年以来,人民币克服了一系列风险,在亚洲货币中一直位居榜首,并没有很快下跌的迹象。出口的持续增长、债券流入的激增以及套利交易的可观回报表明人民币将进一步升值。
丰业银行外汇策略师高琦表示,如果中美谈判取得进一步进展,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攀升至2015年人民币贬值前的6.20。
尽管本季度中国经济增长放缓,但出口依然强劲。9 月份的出货量飙升至新的月度记录。
原材料涨价
人民币升值的背后,大宗商品价格也暴涨,制造业惨淡;高出货量的背后,是中国工厂不计成本的生产。
根据国家统计局公佈的数据,今年9月份PPI同比上涨10.7%。PPI是企业购买原材料的平均价格,如铜、煤、铁矿石等。这意味著今年9月份工厂在原材料上的支出比去年9月份增加了10.7%。
电子元件的主要原材料是铜。疫情前的2019年,铜价维持在每吨4.5万元至5.1万元之间,走势相对平稳。
但从2020年11月开始,铜价一路上涨,2021年5月创下每吨7.8万元的新高,同比涨幅超过80%。现在一直在6.6万元至7.6万元区间高位波动。
令人头疼的是,原材料价格猛涨,而电子元器件价格却未能同步上涨。
大厂限电,产能锐减
或许你已经注意到,近期中国政府的“能源消费双控”政策,对部分制造企业的产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,部分行业的订单交付不得不延迟。
此外,中国生态环境部已于9月发布了《大气污染治理2021-2022年秋冬行动计划》草案。今年秋冬(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),部分行业产能可能进一步受限。
为了减轻这些限制的影响,我们建议您尽快下订单。我们会提前安排生产,以确保您的订单能够按时交付。
如果您有任何问题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尽快回复您。